
去年底,我們在家買了幾款市面上販售的冷凍梅花肉火鍋肉片,讓全家味覺最敏感的兩位(我和我女兒)進行盲測,吃完之後發現市面上火鍋肉片的品質差異度頗大的,覺得好像可以從實務上和經驗上,跟大家分享如何挑選火鍋肉片。
冷凍肉主要三個關鍵是:➊溫度、➋時間、➌存放習慣
① 溫度:維持「低溫」❄️
火鍋肉片屬於加工產品,是需要經過機器切薄片的步驟。必須讓肉的中心溫度落在約-5度左右,是最適合切火鍋肉片的溫度(太硬會切不下去、太軟會容易切碎);而作業區也需全程低溫,切完之後馬上真空包裝、冷凍存放,讓肉的溫度維持在低點,不因溫度回升太快而影響品質。
另外像是物流車運送、人員擺放上架等流程,加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,例如來回地從開放式冷藏架拿起來摸,從冷凍櫃拿出來看等等,這些小細節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肉的新鮮度和品質唷!
② 時間:減少「與空氣接觸」的時間⏰
這其實可以從顏色簡單判別唷!
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肉片,無論是冷凍真空包裝或是開放式冷藏架的保鮮膜包裝,因為肉的肌紅蛋白(Myoglobin)與氧氣作用,會有幾種顏色:
✔ 鮮紅:這是最常見的,剛上架的開放式冷藏櫃的非真空包裝肉片,大部分都會是這個顏色,這是因為肉的肌紅蛋白與氣中的氧結合的關係(氧合肌紅蛋白Oxymyoglobin, OMb)。
✔ 有點紫紫的暗紅:這是真空包裝的肉片比較會有的顏色,常被誤解為不新鮮,但這其實是最新鮮的狀態。因為肉的肌紅蛋白並未接觸到太久的氧氣的關係(去氧肌紅蛋白Deoxymyoglobin, DMb),把真空包裝袋拆開後放置20分鐘以上就會慢慢變成鮮紅色了唷。
✔ 褐色:肉煮熟後會呈現褐色,因為肌紅蛋白被破壞了(變性肌紅蛋白 Metmyoglobin, MMb),但如果生鮮的肉片就已經是這個顏色的話,不用懷疑就是壞掉了!
③ 保存習慣:買回家後建議盡快烹煮「不久放」⚠️
買回家的肉片,因為家用冰箱常常開開關關,冷藏建議不要放超過3天、冷凍建議3個月內是最佳賞味期(如果保存得好情況下,半年內都可以食用沒問題)。烹調前想知道肉片有沒有壞掉,除了看顏色外,同時也要聞聞看有沒有異味、摸摸看有沒有黏黏滑滑的,只要符合其中一項,不要猶豫就丟掉吧,肉還可以再買,但身體只有一個。
最後幫大家總結一下,作為消費者,要如何選購新鮮的肉片呢?
☑ 挑選購買通路:冷鏈的維持很重要,例如超市、工廠宅配直送會比傳統市場肉攤更能維持鮮度和可以久放;
☑ 確認日期:肉片分切製造與購買的時間越接近,接觸空氣的時間也比較短、溫度大幅變化的情況比較少,通常會越新鮮沒錯;
☑ 觀察肉的顏色:與空氣接觸越久會呈現褐色,千萬不要買!
☑ 選擇信任的品牌:經過多層盤商意味著冷鏈和與空氣接觸的時間控管上風險會提高,現在網路很方便,網路上都可以查到相關廠商資訊唷!
以上建議給各位朋友參考,希望大家都可順利買到好吃的火鍋肉片!如果不知道去哪買,跟我們買就對了:)
火鍋季持續開跑中🍲
火鍋肉片任選5包即贈用豬大骨慢熬的「無鹽豚骨高湯」1包,買越多贈越多唷!